重阳怡月网

甘肃西峰:林下“掘金”走出生态富民路

2024-11-07 06:47:01 来源:

央广网兰州6月7日消息(记者李红军 通讯员盘小美)夏日傍晚  ,掘金走进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董志村食用菌种植基地,甘肃茂密的西峰松树林中  ,一簇簇赤松茸如雨后春笋般从“松叶被”中探出红褐色的林下路小脑袋  ,几名工人穿梭林间,走出忙着挑选采收 。生态俯瞰庆阳市西峰区董志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央广网发 盘小美 摄)“从6月1日起,富民基地有30亩赤松茸迎来采摘期 ,掘金每天能采800多斤 ,甘肃我们一方面吸引市民现场采摘 ,西峰另一方面尝试腌制后销往北上广等大城市。林下路从目前长势看,走出我们的生态试种是成功的。”甘肃冀北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杨博文高兴地说。富民庆阳市西峰区董志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工人采摘赤松茸(央广网发 盘小美 摄)“我们用来种植赤松茸的掘金这片林地是2009年栽种的生态防护林 ,村上每年给林地浇水、防火等耗费不少人力物力  。这几年我们不断尝试有效办法,经过多方考察,最终选择林下种植食用菌。”董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米林军介绍,去年 ,该村招引甘肃冀北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按照“党建+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利用当地的生态防护林打造食用菌种植基地 ,先后试种赤松茸130亩,村企抱团发展林下经济。庆阳市西峰区董志村干部和基地负责人查看赤松茸长势(央广网发 盘小美 摄)赤松茸又名皱环盖菇、酒红球盖菇,菌盖呈灰褐色,菌柄为白色 ,人工培育的赤松茸香味浓郁,营养丰富 ,深受市场青睐 。杨博文介绍,去年冬季 ,基地从福建引进赤松茸菌种,利用粉碎后的玉米秸秆、玉米芯颗粒发酵形成基料,点种后再覆盖一层秸秆或松叶进行保湿 。今年5月初,第一茬赤松茸成功上市 ,共收获5000多斤  。赤松茸生长周期可持续4个月 ,预计亩产量可达3000多斤,按最低市场价每斤5元计算 ,纯利润在7000元以上。庆阳市西峰区董志村食用菌种植基地种植的赤松茸(央广网发 盘小美 摄)“林下种植食用菌 ,减少了林地管护成本 ,改善土壤环境,促进树林生长 ,同时消耗一定的农业废料,既保护了生态,又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村民就业,实现生态 、经济双赢 。”米林军介绍 ,董志村境内有2000多亩生态防护林,村里计划分三个阶段逐步发展壮大林下食用菌产业  。今年计划建设冷库 、保鲜车间 、食用菌育种大棚,目前正在办理手续;明年采取订单种植的模式带动周边群众种植 ,将赤松茸种植规模增加到1000亩;后年将种植规模扩大到2000亩 ,并引进羊肚菌,采取两种菌类倒茬种植,确保种植收益最大化。庆阳市西峰区董志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工人采摘赤松茸(央广网发 盘小美 摄)和董志村一样 ,这几年 ,西峰区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林下“掘金”的生态富民新路子 :什社乡什丰村村民袁宏康流转200亩荒山 ,引进土鸡 、黑山羊和藏香猪 ,发展林下养殖产业,去年实现收入30多万元;温泉镇新桥村秀湖山庄依托退耕还林地  ,修建鱼塘 ,栽种果树、荷花等 ,打造集餐饮、垂钓、娱乐养生等为一体的绿色生态观光园;位于后官寨镇帅堡村的庆阳新望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当地的槐树养殖土蜂,在核桃树下饲养贵妃鸡、芦花鸡等,带动当地村民发展立体养殖产业……近年来,西峰区积极盘活林业资源  ,采取示范引领 、项目带动、奖补激励、上门指导等措施 ,鼓励群众发展林下种植、养殖、休闲旅游等林下经济业态 ,并积极组织畜牧 、科技 、农技等技术推广人员 、“田秀才”“土专家”深入塬边林区进行技术指导 、面对面培训,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庆阳市西峰区董志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央广网发 盘小美 摄)据了解 ,西峰区共有林地面积46余万亩 。截至2022年底 ,全区共培育林下经济示范点15处,建办林下经济类专业合作社19个,认定家庭林场10个 ,建成林下休闲观光旅游带景点10余处  。林下经济及林业产业从业人员超过2万余人,2022年林下经济总产值8090万元 。林下经济已成为农民稳定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 。版权声明 :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举报/反馈